初中化学作为中学化学知识学习的开端,其基础知识往往更偏向于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多同学在学习“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章节内容时,经常会对粒子的概念和性质产生混淆,导致无法很好地区分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对此,新东方在线老师将对有关粒子的常考知识点为同学们详细梳理和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同学更好地记忆与区分。
分子太阳成集团tyc45668cn、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初中化学对于该部分的考察重点在其概念,但由于其包含的知识点过多,容易混淆,新东方在线老师建议同学们每学一个知识点,就做该知识点的整理归纳(如:由什么构成、各有什么特点等),并认真做好笔记。
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其可以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单原子分子是由一个原子直接构成的分子,比如常见有大部分金属单质(钠、镁、铝等)和少部分的非金属单质(石墨、金刚石等)。双原子分子指恰好由两个原子组成的分子(CO、NO等)。多原子分子是由二个原子以上组成的分子。三类分子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原子的数量。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虽然很小但也有质量。原子主要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一般来说原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数等于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数,整体呈电中性。如果同学们从元素周期表的角度来看各元素的原子结构会发现同一列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这也代表了它们大概率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离子是指原子或原子基团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而形成的带电荷的粒子。这一过程称为电离。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带上电荷。其中带正电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叫做阴离子,同学们可以根据其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关系来确定该离子的带电量和正负电性。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而原子在反应变化前后数量和种类都不发生改变。同学们可以利用该原理去判断部分反应中的生成物和反应物。
离子与分子、原子两种粒子最大的不同就是带电性,它们之间的微观结构不同,除稀有气体元素之外,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不饱和,属于不稳定结构。而离子的最外电子层一般达到饱和,属于稳定结构。
常用元素的化合价。初中化学通常会考一些常用元素的化合价,同学们可以登陆新东方在线APP查询学习。考试一般会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合价及规律,当题目中出现推导生僻元素的化合价,便可以根据规律导出。例如要求硼酸(H3BO3)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时,同学们便可以根据分子呈电中性的原则来推断,3个H+为3+,3个O2-为6-,为了使分子呈电中性,硼元素则需要为3+,所以硼元素在硼酸中的化合价为正3价。
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是考察同学们对化学素养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考点。通常在在分子和原子的化学式上进行考察。例如5个氮气分子需要写作5N2.这里需要注意不要丢到下角标“2”。同时还有部分化学常识的考察,比如最简单的有机物为CH4(甲烷),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为C60(富勒烯)等。
上述新东方在线老师分享的基础知识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同学们在日常记忆的同时也要多回顾、勤练习,融会贯通。如果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遇到其他难点,可以下载新东方在线APP咨询。